首页> 全诗> 描写小雪节气的古诗精选

描写小雪节气的古诗精选

时间:2025-09-17 17:35:01

描写小雪节气的古诗精选

小雪的碎玉轻撒人间,诗人的笔锋便蘸满了霜色与寂寥。这个微寒未深的节气,在唐宋文人的笔下,既是农事将歇的讯号,亦成寄怀咏志的镜鉴。那些落在纸上的六出冰花,至今仍折射着千年前的温度与哲思。

1、《小雪》

戴叔伦〔唐代〕

花雪随风不厌看,更多还肯失林峦。

愁人正在书窗下,一片飞来一片寒。

中唐诗人戴叔伦以简淡笔墨勾勒出小雪特有的轻盈之美。首句"花雪随风"将雪比作飞花,暗合《世说新语》"柳絮因风起"的典故,却更添几分清冷意味。"愁人"独坐书窗的意象,与窗外纷扬的雪花形成动静对照,末句"一片飞来一片寒"以递进式白描,道出寒气渐侵的节气特征。诗人将个人羁旅之愁融入自然节律,使微雪成为心灵温度的具象化载体。

2、《小雪日戏题绝句》

张登〔唐代〕

甲子徒推小雪天,刺梧犹绿槿花然。

融和长养无时歇,却是炎洲雨露偏。

这首七绝展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小雪景致。诗人以"刺梧犹绿""槿花然"的鲜活意象,打破北方"小雪封地"的常规认知,暗含《周礼》"四时之气不同"的哲学思考。"炎洲雨露"的结句,既是对《山海经》南方传说的化用,亦暗讽朝廷恩泽不公。张登将节气物候与政治隐喻巧妙结合,在轻松戏谑的表象下,藏着唐代贬谪文人特有的地理文化比较意识。

3、《和萧郎中小雪日作》

徐铉〔五代〕

征西府里日西斜,独试新炉自煮茶。

篱菊尽来低覆水,塞鸿飞去远连霞。

寂寥小雪闲中过,斑驳轻霜鬓上加。

算得流年无奈处,莫将诗句祝苍华。

五代文人徐铉在兵戈纷扰的年代,以小雪为引抒写时光之叹。诗中"煮茶""篱菊"的闲适场景,实为"征西府"军幕生活的反差写照。"塞鸿"意象源自《汉书·苏武传》,在此暗喻故土之思。颈联"寂寥"与"斑驳"的互文,将节气寒色与人生暮年双重叠加,末句"祝苍华"用《楚辞》典,在克制语态中透出深沉的无力感。全诗以节气为时间坐标,展现乱世文人特有的时间焦虑。

4、《小雪》

陆龟蒙〔唐代〕

时候频过小雪天,江南寒色未曾偏。

枫汀尚忆逢人别,麦陇唯应欠雉眠。

临水大槐空翠盖,倚墙高杏半堕钿。

如今更恨樊川薄,玉勒游缰走马前。

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此作,深得《诗经》"豳风"农事诗遗韵。诗中"麦陇欠雉眠"暗用《吕氏春秋》"孟冬雉入大水为蜃"的物候记载,"大槐空翠盖"则化用《庄子》"大椿"意象,将节气观察提升至哲思层面。尾联突然转入游猎场景,与前三联的静穆田园形成强烈反差,实则以汉赋"讽谏"传统,暗喻唐末藩镇割据的乱象。诗人通过节气农事的细微变化,折射出时代风云的诡谲变幻。

5、《初寒》

陆游〔宋代〕

久雨重阳後,清寒小雪前。

拾薪椎髻仆,卖菜掘头船。

薄米全家粥,空床故物毡。

身犹付一歃,名字更须传?

陆游在生命暮年写下的这首五律,将小雪节气与寒士生活紧密绾合。"拾薪""卖菜"的贫寒场景,延续杜甫"朱门酒肉臭"的写实传统,而"椎髻仆""掘头船"的方言入诗,则显宋诗通俗化特征。颈联"薄米粥"与"空床毡"的工对,道出《礼记》"岁寒然后知松柏"的孤贞之气。末句的反诘,既是诗人对身后名的淡然,亦暗含《左传》"三不朽"的儒家生命观,在小雪的清寒中淬炼出人格的硬度。
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