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勃《滕王阁序》原文与赏析
《滕王阁序》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骈文名篇,以滕王阁盛宴为背景,抒写人生际遇与天地壮怀。全文辞采华美,意境开阔,兼具哲理与诗性,被誉为“千古第一骈文”。
原文
《滕王阁序》 唐·王勃
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。星分翼轸,地接衡庐。
襟三江而带五湖,控蛮荆而引瓯越。
物华天宝,龙光射牛斗之墟;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。
雄州雾列,俊采星驰。台隍枕夷夏之交,宾主尽东南之美。
……(节选)
译文
豫章是古时的郡名,洪州是新设的都府。星空分野对应翼宿和轸宿,地域连接衡山与庐山。
以三江为衣襟,以五湖为衣带,控制楚地,连接闽越。
物产华美如天降珍宝,宝剑的光芒直射牛斗二星;人物杰出因大地灵秀,徐孺子曾使陈蕃专设卧榻。
雄伟的州城如云雾排列,才俊如流星飞驰。城池处于蛮夷与华夏交界,宾客囊括东南地区的英杰。
注释
【翼轸(zhěn)】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,古人以星宿划分地理。
【徐孺下陈蕃之榻】典故:东汉名士徐孺(徐稚)来访,太守陈蕃专为其设榻,走后即悬起,体现礼贤下士。
【雾列】形容城池密集如云雾排列,凸显繁华。
【星驰】比喻人才如流星般迅捷耀眼,暗含时光流逝之慨。
创作背景
王勃于唐高宗上元二年(675年)途经洪州,适逢滕王阁重修落成宴会。时年二十六岁的他即席挥毫,写下此序。文中“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”等句,隐含其因罪贬谪的失意,而“老当益壮”“穷且益坚”则展露不屈之志。
作品解析
1. 结构:以地理起笔,转入宴会盛况,再抒个人怀抱,最后以诗作结,层次分明。
2. 语言:骈散结合,对仗工整如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音律铿锵。
3. 思想:既有“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”的宇宙意识,又有“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”的积极人生观。
鉴赏范文
范文一:时空交织的壮丽画卷
《滕王阁序》以宏阔的时空视角构建艺术境界。开篇从星宿分野、山川形胜落墨,将滕王阁置于天地坐标系中。随后“落霞”一联,以瞬间光影捕捉永恒之美,形成时空凝滞的意境。王勃将个人命运融入浩渺宇宙,使骈文不再仅是辞藻堆砌,而是生命与自然的交响。
范文二:困境中的精神突围
文中“关山难越,谁悲失路之人”道尽文人漂泊之痛,但王勃旋即以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扭转基调。这种矛盾张力源自其现实遭遇:少年得志却因罪废官,借盛宴抒怀时,既有“无路请缨”的愤懑,又有“扶摇可接”的豪迈。这种挣扎与超越,正是唐代士人精神的缩影。
关于《滕王阁序》的考试重点整理
1. 字词读音:翼轸(zhěn)、瓯(ōu)越、骖騑(cān fēi)、睢园(suī)、舛(chuǎn)
2. 典故:徐孺下榻、冯唐易老、李广难封、贪泉觉爽
3. 意象:落霞孤鹜(象征短暂与永恒)、秋水长天(表现澄澈空明)
4. 名句赏析: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”体现的儒家进取精神。
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
一、词语解释
题目:解释加点词:
(1)俊采星驰:__________
(2)命途多舛:__________
答案:
(1)人才如流星般闪耀
(2)人生道路坎坷不顺
二、主旨理解
问: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?
答:强调年老更应坚定志向,不因岁月流逝改变初心,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三、比较鉴赏
问:比较《滕王阁序》与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的忧乐观差异。
答:王勃侧重个人命运与天地对话,范仲淹则提出“先忧后乐”的政治抱负,前者更具哲学性,后者更重社会性。
四、句子赏析
问:分析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的妙处。
答:动态的“飞”与静态的“一色”结合,色彩明丽,空间层次丰富,营造出和谐永恒的意境。
五、拓展运用
问:如何理解“穷且益坚”对当代青年的启示?
答示例:在困境中更需磨砺意志,保持理想追求,这一思想对当代青年应对压力具有激励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