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全诗> 张岱《湖心亭看雪》原文与赏析

张岱《湖心亭看雪》原文与赏析

时间:2025-08-25 09:45:02

张岱《湖心亭看雪》原文与赏析

《湖心亭看雪》是晚明散文家张岱的代表作,以极简笔墨勾勒西湖雪夜的空灵意境,展现文人孤高脱俗的精神世界。本文将从文本、背景、艺术特色等多维度解析这一小品文经典。

原文

《湖心亭看雪》

张岱

崇祯五年十二月,余住西湖。

大雪三日,湖中人鸟声俱绝。

是日更定矣,余拏一小舟,拥毳衣炉火,独往湖心亭看雪。

雾凇沆砀,天与云与山与水,上下一白。

湖上影子,惟长堤一痕、湖心亭一点、与余舟一芥、舟中人两三粒而已。

到亭上,有两人铺毡对坐,一童子烧酒炉正沸。

见余大喜曰:"湖中焉得更有此人!"

拉余同饮。

余强饮三大白而别。

问其姓氏,是金陵人,客此。

及下船,舟子喃喃曰:"莫说相公痴,更有痴似相公者!"

译文

崇祯五年十二月,我住在西湖边。

大雪连下三日,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。

这天初更时分,我划一叶小舟,裹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,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。

冰花雾气弥漫,天空、云层、山峦、湖水,上下浑然一色雪白。

湖面上的景物轮廓,只有长堤一道痕迹、湖心亭一个黑点、我的小船一片草叶,以及船中两三个米粒般大小的人影。

来到亭中,有两人铺着毛毡对坐,一个童子正在煮酒,炉火正旺。

他们见到我惊喜道:"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!"

拉着我一同饮酒。

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告辞。

询问他们的姓氏,得知是金陵人,客居此地。

等到下船时,船夫低声嘀咕:"别说相公痴迷,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!"

注释

【拏一小舟】拏(ná):划动。此字选用体现文人用字精审。

【毳衣】毳(cuì):鸟兽细毛。毳衣:毛皮大衣,暗示作者士大夫身份。

【雾凇沆砀】沆砀(hàng dàng):白气弥漫貌。四字连用罕见词汇,营造混沌朦胧的冰雪世界。

【三大白】大白:酒杯。量词"三"暗含勉强之意,与后文"强饮"呼应。

【喃喃】拟声词。船夫自语打破雪夜寂静,形成叙事节奏变化。

创作背景

崇祯五年(1632年)冬,张岱寓居杭州。此时明朝内忧外患加剧,文人普遍存在精神苦闷。张岱以世家子弟身份隐居西湖,将精神寄托于山水之间。本文作于其《陶庵梦忆》中,回忆早年生活,隐含对旧朝繁华的追念。

作品解析

一、结构艺术:采用"线性叙事+空间描摹"双线结构。时间从"更定"到"下船",空间从舟中到亭中再回舟中,形成环形叙事。

二、语言特色:善用量词"一痕""一点""一芥""两三粒",通过微观视角反衬天地浩渺。动词"拏""拥""拉""强"等准确传神。

三、思想内涵:表面写雪景之奇,实则表现文人孤怀。与金陵客的偶遇,暗示易代之际士人的精神共鸣。

四、审美境界:创造"白描淡写"的美学范式。用"上下一白"的空白构图,体现道家"大象无形"的哲学意境。

鉴赏范文

范文一

《湖心亭看雪》最动人处在于其"双重孤独"的建构。张岱雪夜独行本是第一重孤独,却意外遇见"金陵客",这种知音式的相遇非但不消解孤独,反而因短暂相聚强化了第二重孤独——文化精英在乱世中的精神漂泊。"客此"二字道尽晚明遗民的生存状态,而"痴"的评价恰是文人对自身命运的清醒认知。文中量词的精确使用形成显微镜式的观察效果,将宏大历史悲剧浓缩在微观场景中。

范文二

张岱的白描艺术在此文达到极致。"上下一白"的纯净背景中,"长堤一痕""舟中人两三粒"的黑色剪影构成水墨画般的视觉对比。这种留白不是技术的省略,而是美学上的自觉追求。船夫"喃喃"的结语尤具深意,平民视角的插入打破了文人雅集的封闭性,暗示高雅文化在世俗社会的尴尬处境。文中炉火与冰雪的意象对峙,恰是作者内心温热与外部严寒的精神隐喻。

考试重点整理

一、文学常识:张岱为晚明小品文代表作家,《陶庵梦忆》是其回忆录性质散文集,风格"空灵隽永"。

二、关键字词:毳(cuì)衣、沆砀(hàng dàng)、拏(ná)舟、三大白(酒杯)。

三、艺术手法:白描技法、量词妙用、虚实相生、以声衬寂(人鸟声俱绝/舟子喃喃)。

四、思想情感:孤高自许的文人情怀、易代之际的隐微寄托、对知音难觅的感慨。

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

一、词语解释

题目: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:

(1)雾凇沆砀:__________

(2)客此:__________

答案:

(1)冰花雾气弥漫的样子

(2)客居此地

解析: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言实词的特殊含义。

二、主旨理解

问:文中"莫说相公痴,更有痴似相公者"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?

答:既表现文人孤芳自赏的清高,又暗含对知音难得的欣慰。通过他人之口点明"痴"的精神特质,实际是对坚守文化品格的自我肯定。

解析:需抓住"痴"字的双关意味,联系晚明士人的精神处境。

三、比较鉴赏

题目:比较张岱《湖心亭看雪》与柳宗元《江雪》的意境差异。

答:张岱雪景中有偶遇的温暖,体现文人雅趣;柳宗元"独钓寒江雪"展现绝对孤独,更具政治隐喻。前者用白描显空灵,后者以意象见孤绝。

解析:需从时代背景、作者身份、艺术手法多角度分析。

四、句子赏析

题目:赏析"天与云与山与水,上下一白"的艺术效果。

答:连用三个"与"字消除景物界限,营造混沌一体的冰雪世界。"一白"的纯粹色调强化视觉冲击,体现道家"万物齐一"的哲学观。

解析:注意分析连词重复使用的特殊修辞效果。
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