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全诗> 杜甫《春望》原文及赏析

杜甫《春望》原文及赏析

时间:2025-08-30 09:30:02

杜甫《春望》原文及赏析

杜甫《春望》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,通过描绘战乱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,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深沉情感。本文将呈现原文、译文、创作背景及多角度解析,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。

原文

春望

唐·杜甫
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译文

国家残破唯有山河依旧,

长安春来草木丛生荒芜。

感伤时局见花开而落泪,

怨恨离别闻鸟鸣更惊心。

战火已持续整整三个月,

一封家信价值万两黄金。

白发越搔越显稀疏短少,

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。

注释

【国破】指长安被安史叛军攻陷。破:陷落。

【城春】长安城的春天。春:名词作动词,呈现春景。

【感时】感伤时局。时:时世,指安史之乱。

【恨别】怨恨与家人分离。别:离别,指诗人被俘与家人离散。

【烽火】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,此指战事。

【家书】家信。书:信件。

【抵】值,相当。

【浑欲】简直要。浑:简直。

【不胜簪】插不住簪子。胜:承受。簪:古代男子束发用的长针。

创作背景

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(757年)春。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后,杜甫被困城中,目睹都城残破、民生凋敝的惨状。诗人时年四十六岁,正值壮年却已白发丛生,其忧国忧民之情与个人身世之悲在此诗中达到高度融合。

作品解析

1. 结构特点:前四句写景抒情,后四句叙事抒怀。由宏观到微观,从国家命运转向个人遭遇。

2. 语言艺术:"溅""惊"二字化静为动,赋予自然景物强烈情感;"抵万金"用夸张手法突显家书珍贵。

3. 思想内涵: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结合,体现儒家"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"的担当精神。

4. 艺术特色:对比手法鲜明,"山河在"与"国破"、"草木深"与"城春"形成强烈反差。

鉴赏范文

范文一

《春望》最动人处在于将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个人生命体验。"国破山河在"五字如铁铸般沉重,山河永恒与政权更迭的对比,道尽历史沧桑。诗人眼中的草木花鸟皆着悲色,寻常春景因战乱而蒙上哀愁。尾联"白头搔更短"的细节描写,将抽象的忧思具象为可见可感的身体特征,这种由外而内、由物及人的抒情方式,正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典型体现。

范文二

杜甫在此诗中创造了独特的抒情逻辑:花鸟本应令人愉悦,却因时局动荡而引发悲痛;家书本属平常之物,却因战乱阻隔而珍贵异常。这种情感表达的悖论恰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。诗人以自我形象为焦点,通过"白发-簪子"这一日常生活意象,将历史灾难对个体的摧残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全诗没有直接描写战火血腥,却通过对日常事物情感价值的颠覆,更深刻地展现了战争创伤。

关于《春望》的考试重点整理

1. 重点字词:破(陷落)、感(感伤)、抵(值)、浑(简直)、胜(承受)

2. 文学常识:安史之乱(755-763)、杜甫"诗史"称号、律诗四联名称

3. 艺术手法:借景抒情、对比反衬、细节描写

4. 意象分析:"山河"象征永恒,"草木深"暗示荒芜,"家书"代表亲情牵挂

5. 思想情感:忧国伤时、思家念亲、悲天悯人

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

一、词语解释

题目: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:

(1)感时花溅泪:__________

(2)浑欲不胜簪:__________

答案:

(1)感伤时局

(2)简直要

解析: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,"感"不是一般感受,特指对时局的感伤;"浑"作程度副词使用。

二、主旨理解

题目:"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"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

答案:表达了战乱时期对亲人的深切思念,以及家书的珍贵难得,折射出战火对正常家庭生活的破坏。

解析:注意"连三月"强调时间之久,"抵万金"运用夸张手法突出情感价值。

三、比较鉴赏

题目:比较杜甫《春望》与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的草木意象有何不同?

答案:《春望》中"城春草木深"的草木象征荒凉破败,反衬战乱创伤;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"离离原上草"的草木体现生命轮回,寄托离别之情。前者侧重社会批判,后者侧重自然哲理。

解析: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承载不同情感,需结合具体创作背景分析。

四、句子赏析

题目:赏析"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"的艺术表现力。

答案:运用移情手法,赋予花鸟人的情感,形成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共鸣。"溅""惊"两个动词化静为动,强化了悲痛程度,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。

解析:重点分析动词的炼字效果及"以乐景写哀"的反衬手法。

五、拓展运用

题目:结合"家书抵万金"谈谈现代通讯发达时代亲情表达的特点。

答案示例:虽然现代通讯便捷,但快餐式交流往往缺乏情感深度。杜甫诗句提醒我们,亲情的珍贵不在于联系频率,而在于情感质量。越是通讯便利,越需要用心经营亲情。

解析:古诗现代解读要把握精神内核,避免简单比附。
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