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文轩《七色花》原文及赏析
《七色花》是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代表作之一,通过奇幻的七色花意象,探讨了生命、选择与成长的主题。本文将从原文、译文、创作背景等多角度解析作品,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文学价值与思想内涵。
原文
《七色花》
曹文轩
七瓣花,七色光,
随风摇曳散芬芳。
一瓣红,染朝阳,
二瓣黄,镀麦浪。
三瓣蓝,映海天,
四瓣绿,缀山岗。
五瓣紫,藏星芒,
六瓣橙,暖秋霜。
七瓣白,雪茫茫,
愿留哪色费思量。
译文
七片花瓣,七种颜色的光芒,
随风轻轻摆动,散发阵阵芳香。
第一片红色,像初升的太阳般鲜艳;
第二片黄色,为麦田镀上金光。
第三片蓝色,倒映着大海与天空;
第四片绿色,点缀着起伏的山峦。
第五片紫色,隐藏着星辰的光芒;
第六片橙色,温暖了秋天的寒霜。
第七片白色,如茫茫白雪般纯净,
究竟该留住哪种颜色,让人反复思量。
注释
七色光:指彩虹的七种颜色,象征生命的丰富性。
芬芳:香气,此处暗喻美好品质的传播。
镀麦浪:用"镀"字突出阳光为麦田染色的动态美。
费思量:体现选择时的犹豫与成长必经的思考过程。
创作背景
曹文轩创作《七色花》时正值中国儿童文学转型期。作家试图突破传统说教模式,用诗意语言探讨生命选择这一永恒命题。作品发表于1993年,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儿童文学对个体价值的关注。
作品解析
1. 结构上采用数字递进式排列,七节对应七色,层次分明。
2. 语言凝练精准,"镀""藏""缀"等动词赋予色彩生命力。
3. 思想层面通过选择困境,隐喻成长必须面对的取舍。
4. 艺术特色体现为:将抽象哲理具象化,意象清新不失深刻。
鉴赏范文
范文一
《七色花》最动人处在于将生命选择这一沉重话题转化为轻盈的诗意表达。每种颜色不仅是视觉呈现,更对应不同生命阶段:红色的热情、黄色的收获、蓝色的辽阔...最终的白雪既象征纯洁,也暗含归零的哲学思考。曹文轩用儿童能理解的意象,完成了对存在主义的文学转译。
范文二
作品的艺术张力来自色彩符号的多重解读。表面看是自然之美的礼赞,深层则是价值选择的寓言。七种颜色平行排列却无优劣之分,暗示生命没有标准答案。末句"费思量"的留白,既尊重儿童判断力,又为教育者提供了讨论空间,体现当代儿童文学的对话性特征。
关于《七色花》的考试重点整理
1. 关键字词:芬芳(fēn fāng)、镀(dù)、缀(zhuì)
2. 文学常识: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,中国儿童文学代表人物
3. 意象体系:七色花-人生选择,白雪-纯洁与终结
4. 艺术手法:具象化抒情、数字结构、色彩象征
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
一、词语解释
题目: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:
(1)镀:__________
(2)缀:__________
答案:
(1)使物体表面附着光泽
(2)装饰点缀
二、主旨理解
问:"愿留哪色费思量"表达了怎样的成长哲理?
答:揭示人生面临多重选择时的困惑,强调主动思考对成长的重要性。
三、比较鉴赏
题目:《七色花》与金波《小树谣》在表现成长主题上有何异同?
答案:同:都采用自然意象隐喻成长。异:《七色花》侧重选择困境,《小树谣》强调顽强生命力。
四、句子赏析
题目:赏析"七瓣白,雪茫茫"的艺术表现力。
答:用雪的纯净白色收束全诗,形成色彩冲击,同时暗含生命终将回归本真的哲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