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可《金银花露》原文及赏析
本文围绕姜可的《金银花露》展开,从原文、译文、注释到创作背景和作品解析,全面解读这首经典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,并提供考试重点整理和试题答案参考。
《金银花露》原文
姜可
金银花开满架香,
露珠点点映朝阳。
不与群芳争艳丽,
自有清芬入梦乡。
译文
金银花开满了藤架散发着香气,
露珠点点在朝阳下闪烁着光芒。
它不与其他花朵争奇斗艳,
自有清新芬芳进入人们的梦乡。
注释
金银花:一种常见藤本植物,花朵黄白相间,具有药用价值。
露珠点点:形容清晨露水在花瓣上晶莹剔透的样子。
群芳:指其他各种花卉。
清芬:清新淡雅的香气。
入梦乡:指香气沁人心脾,使人安然入睡。
创作背景
姜可生活在明代中期,当时社会崇尚奢华,文人雅士多追求华丽辞藻。姜可却偏爱自然朴素之美,这首《金银花露》正是他远离尘嚣、寄情山水的真实写照。
作品解析
1. 结构特点:四句绝句,前两句写景,后两句抒情,由实入虚。
2. 语言特色:清新自然,不事雕琢,用词简练。
3. 思想内涵:赞美金银花不慕虚荣、甘于平淡的高洁品格。
4. 艺术手法:以物喻人,托物言志。
鉴赏范文
范文一
《金银花露》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。前两句写景,后两句抒情,形成鲜明对比。诗人通过金银花这一意象,表达了对朴素自然之美的向往。金银花不与众芳争艳,却自有其独特魅力,这正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。
范文二
姜可的这首小诗,看似简单,实则蕴含深刻哲理。金银花虽不起眼,却以其清芬赢得人们的喜爱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浮华风气的批判,以及对淡泊名利、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推崇。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,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。
关于《金银花露》的考试重点整理
1. 重点字词:金银花、露珠、群芳、清芬。
2. 文学常识:明代诗歌特点,姜可的生平及创作风格。
3. 知识要点: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,意象的选择与象征意义。
4. 意象意境:金银花象征高洁品格,露珠象征纯净美好。
5. 知识全解: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。
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
一、词语解释
题目: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:
(1)群芳:__________
(2)清芬:__________
答案:
(1)指其他各种花卉
(2)清新淡雅的香气
解析: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。
二、主旨理解
1、问:"不与群芳争艳丽"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?
答:表达了诗人不慕虚荣、甘于平淡的人生态度。
解析:通过对比手法,突出金银花的高洁品格。
三、比较鉴赏
题目:《金银花露》与陶渊明《饮酒》在主题上有何异同?
答案:两首诗都表达了远离尘嚣、回归自然的思想。《金银花露》侧重赞美不慕虚荣的品格,《饮酒》则更多表现隐逸生活的乐趣。
解析:注意把握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具体意象。
四、句子赏析
题目:赏析"自有清芬入梦乡"一句的艺术特色。
答:运用拟人手法,将金银花的香气人格化,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其沁人心脾的特点。同时,"梦乡"一词富有诗意,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。
解析:注意分析修辞手法和词语的深层含义。
五、拓展运用
题目:如何理解"不与群芳争艳丽"的现实意义?
答案示例:在当今社会,这句话提醒我们不必盲目攀比,要保持自己的本色,追求内在的修养和品格。
解析:结合现实生活,阐述诗句的现代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