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全诗> 杜牧《山行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
杜牧《山行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
时间:2025-09-01 14:00:02

杜牧《山行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
杜牧的《山行》以秋日山景为背景,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画卷。诗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比喻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。

原文

山行

杜牧

远上寒山石径斜,

白云生处有人家。

停车坐爱枫林晚,

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
译文

沿着蜿蜒的石径登上深秋的山岭,

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约可见几户人家。

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,

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。

注释

寒山:深秋时节的山。

石径斜:石头小路蜿蜒曲折。

白云生处:白云升起的地方,指高山深处。

坐:因为。

霜叶:经霜的枫叶。

创作背景

此诗作于杜牧任池州刺史期间。当时诗人公务之余常游览周边山水,以排遣仕途失意的苦闷。江南深秋的枫林景色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
作品解析

1. 结构上采用由远及近的描写顺序,先写远景后写近观。

2. 语言清新自然,用"斜""生"等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感。

3. 末句运用对比手法,将秋叶与春花相比,突出秋色的绚烂。

4. 全诗洋溢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,展现诗人豁达的胸襟。

鉴赏范文

范文一

杜牧的《山行》展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。诗人以"远上"开篇,引领读者视线随山路延伸。第二句的"白云生处"营造出空灵缥缈的意境,暗示着超脱尘世的向往。后两句笔锋一转,将镜头拉近到眼前的枫林,用"红于二月花"的夸张比喻,赋予秋叶以春花的生机。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秋色的绚丽,更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礼赞。

范文二

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精妙的构图与色彩运用。首句勾勒出寒山石径的线条美,次句以白云为背景点染人家,构成一幅水墨山水。后两句则突然转入浓墨重彩的描绘,用枫林晚照的暖色调打破前文的清冷氛围。特别是"霜叶红于二月花"一句,将经霜的枫叶与早春鲜花相比,不仅写出秋叶的艳丽,更暗含历经风霜而愈显绚烂的人生哲理。

关于《山行》的考试重点整理

1. 重点字词:寒山、石径斜、白云生处、坐爱、霜叶

2. 文学常识:杜牧晚唐诗人,与李商隐并称"小李杜"

3. 艺术特色:远景与近景的结合,色彩的对比运用

4. 思想内涵:对自然的热爱,对生命力的赞美

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

一、词语解释

题目: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:

(1)斜:__________

(2)坐:__________

答案:

(1)蜿蜒曲折

(2)因为

二、主旨理解

问:"霜叶红于二月花"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

答:表现了诗人对秋日枫林美景的赞叹,以及对经霜愈艳的生命力的赞美。

三、句子赏析

题目:赏析"白云生处有人家"的艺术效果。

答:这句诗以白云为背景,隐约点出山中人家,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,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神秘感。

四、比较鉴赏

题目:《山行》与王维《山居秋暝》在描写山景上有何不同?

答:《山行》侧重色彩对比,突出秋日山林的绚烂;《山居秋暝》则着重表现雨后山林的清新静谧。
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