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全诗> 墨子《公输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
墨子《公输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
时间:2025-09-03 19:45:01

墨子《公输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
《公输》是《墨子》中记载墨子劝阻楚国攻宋的经典论辩篇章,展现了墨家非攻思想与逻辑智慧。本文提供完整原文、白话翻译、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分析,帮助读者理解战国时期止战策略的实践范例。

《公输》

【战国】墨翟

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,成,将以攻宋。

子墨子闻之,起于齐,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,见公输盘。

公输盘曰:"夫子何命焉为?"

子墨子曰:"北方有侮臣者,愿藉子杀之。"

公输盘不说。

子墨子曰:"请献十金。"

公输盘曰:"吾义固不杀人。"

子墨子起,再拜曰:"请说之。吾从北方闻子为梯,将以攻宋..."

译文

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器械,完成后准备用来攻打宋国。

墨子听闻此事,从齐国出发,行走十天十夜到达楚国郢都,面见公输盘。

公输盘问:"先生有何见教?"

墨子说:"北方有人侮辱我,想请您帮我杀他。"

公输盘面露不悦。

墨子又说:"我愿意奉上十镒黄金。"

公输盘回答:"我坚守道义绝不杀人。"

墨子起身郑重行礼:"请允许我说明来意。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云梯要攻打宋国..."

注释

公输盘:鲁国工匠大师,复姓公输,名盘("盘"或作"般""班")。

云梯:古代攻城器械,因梯高可攀云而得名。

郢:楚国都城,今湖北江陵。

十金:战国时期货币单位,一镒为二十两。

"吾义固不杀人":公输盘强调道德准则,为后续墨子反诘攻宋杀更多百姓埋下伏笔。

创作背景

战国初期(约前440年),楚国凭借公输盘发明的云梯准备吞并弱小的宋国。墨子时年约五十岁,正带领弟子在齐国传播兼爱思想。得知战争消息后,他昼夜兼程赶往楚国,以"非攻"主张阻止这场不义之战。

作品解析

1. 结构特征:采用"设问反诘法",先诱导对方承认道德原则,再揭示攻宋行为的矛盾。

2. 语言艺术:对话中"不说(悦)""再拜"等细节描写,生动展现人物神态与辩论节奏。

3. 思想核心:通过"杀一人不义"与"杀众人不义"的类比,贯彻墨家"兼爱""非攻"主张。

4. 逻辑特色:运用归谬推理,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,体现先秦名辩之术。

鉴赏范文

范文一

《公输》的辩论艺术具有典型示范意义。墨子先以私人复仇请求试探,待公输盘申明"义不杀人"立场后,立即转向"攻宋杀众"的实质性质问。这种"请君入瓮"的论辩策略,将抽象道德原则转化为具体行为判断,迫使对方承认战争的不义性。文中"行十日十夜"的细节,既彰显墨者实践精神,又为后续"解带为城"的沙盘推演埋下伏笔。

范文二

该篇最精彩处在于道德逻辑的层层推进。当公输盘辩称"吾义固不杀人"时,墨子立即指出"宋何罪之有";当楚王以"必取宋"相威胁时,墨子又展示守城器械打破技术优势。这种从道德谴责到实力威慑的立体劝阻,形成完整的止战逻辑链。特别是"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,已持守圉之器在宋城上"的宣言,展现墨家"以战止战"的实践智慧。

关于《公输》的考试重点整理

1. 关键字词:云梯(攻城器械)、郢(yǐng,楚都城)、十金(货币单位)、守圉(yù,防御)

2. 文学常识:墨家主张"兼爱""非攻";公输盘即鲁班,春秋著名工匠

3. 核心思想:反对不义战争,主张和平解决争端

4. 艺术手法:类比推理、归谬论证、细节描写

5. 历史意义:最早记录的技术威慑止战案例

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

一、词语解释

题目: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:

(1)公输盘不说:__________

(2)愿藉子杀之:__________

答案:

(1)通"悦",高兴

(2)借助

二、主旨理解

题目:墨子通过哪些方式最终阻止楚国攻宋?

答案:首先以道德辩论揭示战争不义性,继而用沙盘推演展示守城技术,最后声明已派弟子协防宋国,形成道义与实力的双重威慑。

三、句子赏析

题目:分析"吾义固不杀人"在文中的作用。

答案:此句是辩论转折的关键,公输盘自陈的道德准则,被墨子转化为谴责攻宋行为的逻辑支点,通过"杀一人不义则杀众更不义"的推论,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。

四、拓展运用

题目:结合当今国际关系,谈谈《公输》中止战策略的现实意义。

答案示例:墨子的止战智慧启示我们,化解冲突需要道德说服与实力保障相结合,既要揭示不义行为的本质矛盾,也要建立有效的防御机制,这种综合策略对现代国际争端仍有借鉴价值。
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