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山西村古诗原文及深度解析
南宋诗人陆游的《游山西村》以质朴语言描绘乡村风物,暗含绝处逢生的生命哲思。本文提供权威原文、白话译文、创作背景及多维度鉴赏,助读者领悟诗中"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"的经典意境。
原文
游山西村
〔宋〕陆游
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箫鼓追随春社近,衣冠简朴古风存。
从今若许闲乘月,拄杖无时夜叩门。
译文
别笑农家腊月酿的酒浑浊,丰收之年待客菜肴很丰足。
山峦重叠水流曲折似无路,柳绿花红忽然又见新村落。
箫鼓声声春社祭祀已临近,衣着简朴古时风尚仍留存。
今后若有机会月下闲游去,拄着拐杖随时会夜访农家。
注释
腊酒浑:腊月酿造未经滤清的米酒。"浑"体现农家酒的质朴本色。
足鸡豚(tún):充足的家禽猪肉,反映丰收年景的待客热情。
春社: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民俗活动,展现宋代乡村文化风貌。
无时:随时,表现诗人与村民亲密无间的关系。
创作背景
乾道三年(1167年),陆游因力主抗金被罢官,隐居山阴镜湖之畔。诗中"山西村"即指绍兴鉴湖附近村落。政治失意的诗人通过田园生活获得精神慰藉,将人生感悟融入自然景物描写。
作品解析
1. 结构特征:前四句写做客见闻,后四句抒归隐情怀,由实入虚形成情感递进。
2. 语言艺术:"山重水复"与"柳暗花明"形成视觉对比,工整对仗中暗含辩证思维。
3. 思想内核:表面写景记事,实则寄托"困境中孕育希望"的生命体验,具有普遍哲理价值。
4. 意象组合:酒、鸡、社鼓等意象构成宋代乡村风俗长卷,展现诗人对民间生活的深切认同。
鉴赏范文
范文一
颔联十四字成为千古警句,其艺术魅力在于三重张力:空间上山水曲折与村落突现的视觉张力;色彩上暗柳与明花的光影张力;心理上绝望与惊喜的情感张力。这种对立统一的手法,恰是陆游从陶渊明"采菊东篱"到王维"行到水穷"的田园诗学传承中提炼出的新境界。
范文二
诗中"古风存"三字值得玩味。在陆游笔下,简朴衣冠不仅是生活写照,更是对抗临安城奢靡世风的精神宣言。绍兴二十四年陆游应试被秦桧黜落,正是因其策论主张恢复古礼。这种将政治理想寄托于田园书写的创作方式,使诗歌获得超越时代的生命力。
考试重点整理
文学常识:陆游字务观,号放翁,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,存诗九千余首。
核心意象:"柳暗花明"已成为汉语中困境转折的固定表述,需掌握其象征意义。
艺术手法:对比修辞、虚实相生、以景喻理的表现方式。
思想内涵:诗歌反映的乐观精神与辩证思维,及其对后世的影响。
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
一、词语解释
题目: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:
(1)腊酒浑:__________
(2)春社:__________
答案:
(1)腊月酿造未过滤的酒
(2)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
二、主旨理解
题目:"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"蕴含什么哲理?
答案:表达困境中往往暗藏转机的人生智慧,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希望。
三、比较鉴赏
题目:比较《游山西村》与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的田园描写差异。
答案:陆诗侧重哲理升华,景物描写为说理服务;孟诗纯粹表现田园之美,体现盛唐山水田园派的审美特征。
四、句子赏析
题目:分析"从今若许闲乘月"中"闲"字的表达效果。
答案:"闲"字既表现诗人向往的隐居状态,又暗含对官场倾轧的厌倦,一字双关。
五、拓展运用
题目:如何用"柳暗花明"意境撰写励志短文?
答案示例:可结合个人经历,论述面对困境时需保持信念,如同穿越幽暗隧道终见光明,体现古典智慧的现实意义。
